岱岱先推荐大家一篇文章。
这位同行瓜友推荐给岱岱的,并不认识,但是有水平。
本来要写相关的,因为瓜友在后台问讯,但这篇感觉很好,看完这篇,大家也就对为什么我们货币政策“不急转弯”的原因了。
热钱是要来的,放水也是要放的。
但是要等这波危机二次触底后,再来,再放。
上面那些人对此看的很清楚。
甚至,他们已经在为这些钱流向哪里,纷纷“建言献策”了。
有些一线省市的人说,未来这水内外都有,太多了,没地方蓄住怎么办?
夜壶的楼市,还是要用一下的。
然后——
然后,25人的会没出现的“房住不炒”,随后在更重量级的年度大会出现了——
然后,基本盘是股市的同志们,就说股市是最好的蓄水池,是最能服务国家战略的蓄水池,比楼市好多了,钱来了千万不能流到其他危险的地方:
而在涉及区域政策讨论中,需求侧改革也被降调成了需求侧管理。
两字之差,背后的利益分配出了什么变化呢?
“为了实现先富带后富。中央通过转移支付,把沿海数不清的资源挪到中西部内陆地区,有时候还会给这些经济落后的地方,打开更大的举债空间。
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五个经济强省会,债务限额占比GDP均低于全国平均值,举债天花板被压得很低。
深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深圳的债券限额与财力结构严重不匹配。
按照规定,一般债券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专项债券由政府性基金(主要是土地财政)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
而深圳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国土收入几乎没有增长空间,极大制约了专项债的使用。我查到的一个数据显示,2018 年深圳政府债务限额 384亿元,占比GDP只有1.5%,其中一般债务314亿元,专项债务仅为70亿元。
作为一个GDP两万亿的超级城市,深圳的还债能力是全国最顶尖的,但是它的举债规模上限却是非常小的。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2265.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