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 (2023-07-16)  吃瓜岱岱 |   1 条评论  0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资本和权力一样,不受制约一样是会吃人的。

当资本对人民挥起镰刀的时候,唯一能站在人民身边的,只有国家。

——《中国是怎样“将资本关进笼子”的?》

那篇文章,是岱岱“夹学”的第一篇文章。

是岱岱屠龙术的内功心法,从历史沿革的脉络,居高临下用上帝视角,给大家回顾了我们制约资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

那就是两头夹。

建国初期,陈云两头夹外国买办和反动资产阶级,一头夹上游产业以及原料,都行政垄断收紧手脚,另一头夹银根税款,用金融手段挤压他们的操作空间。

90年代体制改革,朱相一头夹产业链上游,通过准入原则和合法垄断,让实业资本无法成长为垄断资本。另一头夹金融念头,通过严格的规定,让实业资本无法成长为金融资本。

未来我们对互联网巨头们,会一头夹平台企业命根子聚宝盆的大数据,一头夹巨头鱼跃龙门毕竟的金融。

这就是“夹学”,这就是屠龙术。

岱岱用一个古老的简单的形象比喻,和大家交底。

那就是陈老的鸟笼经济:

企业应该像一只鸟,可以飞,但不可无控制,无限度地自由飞翔,鸟也不能捏在手里,因为捏在手里会死。

我们要让它飞,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夹学就是搭建鸟笼经济的核心关键词,就是通过各种夹,让鸟儿飞不出笼子。

但是,我们新时代的鸟笼经济,比陈老那时复杂的多了。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国际竞争,如果一开始我们就把鸟儿关进笼子里,搞大数据收归国有,搞企业负担应该的社会责任,搞平台反垄断扶持中小创新,那么这些巨头的竞争力就会下降。

就干不过美国的硅谷了。

是的,现在互联网经济全球只看中美,只有这两大玩家能扳手腕,其他欧洲日韩俄罗斯都努力过,最后都成了看中美神仙打架的吃瓜群众。

为什么欧洲能在16年就酝酿针对互联网巨头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因为欧洲16年就意识到互联网这个赛道上,他们已经不能成为和中美一样坐庄的玩家了。

虽然欧洲努力了,但欧洲语种多,历史上没出秦始皇,加上人口基数不大,欧洲风投界保守不激进,所以欧洲现在都没出什么一流的互联网企业。

欧洲领导人开会碰头,说我们在互联网这块玩不过中美了要,等中美巨头们起来就要吃我们市场的肉啦,我们怎么能便宜他们呢?

于是,16年开始欧洲酝酿了制约互联网巨头的GDPR,史上最严个人数据保护条例,直接给Facebook和Google当头一棒,控诉他们收集用户隐私数据,并且分别开出3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90亿元)和3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76亿元)的天价罚单。

但中美不一样,不能学欧洲那样的顺民意抢大户,中美如果对自家的肥羊大户下手了,企业竞争力下降,直接就被对方给吃了。

就像当年我们拉了滴滴打车一把,让他更好对抗国际巨头的uber一样,滴滴的投资人在事后发微博“感谢国家”

中美都舍不得先对自家巨头下手,让对面乐见其成。

所以中美一直拖着,非但没有上笼子锁住,反而为了更好的增加国际竞争力,互相比着谁的规则更加宽松,两国的互联网巨头也一直舒舒服服的享受了这几年的竞争红利。

就像马总统炮轰的言论一出来,投资界的人,不是官方的人,就这样说道:

“这些年中国给了支付宝足够创新的机会,理念上很宽容,世界上也领先,脱离于央行之外的资金流,美国都没这么开明。

现在做大了要高估值上市了,反过来怼监管。这几年监管不仅没有制止支付宝,还把它的对手都干掉了,所以谁都可以抱怨监管,唯独蚂蚁不可以。”

是的,一开始社会主义的我们,没有对互联网资本进行夹学操作,没有将他们关进鸟笼,反而是十分亲善,在有的地方,甚至做得比资本主义市场万岁的美国,还更好。

正是这个早期尽可能放宽监管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思路下,一年又一年,互联网企业巨头参加两会的人数,越来越多。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那么,为什么我们现在重新捡起“夹学”这把屠龙刀,对互联网资本磨刀霍霍了呢?

因为,时代变了。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时代变了,变在这三点。

第一点,互联网没有“原罪”,却有“后罪”。

写过《腾讯传》而且还和阿里关系良好的财经作家,吴晓波,很赞赏互联网的阳光属性,他说过:

“中国互联网经济除了技术来自美国外,在商业模式上几乎全数变异,而强悍的国有资本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又毫无建树,因此造就了“阳光创业的一代”

这个概括很精辟,但还不够全面。

互联网资本起家最多涉黄,涉假货,但他们有风险投资,比改开初期无可避免带有原罪色彩的实业资本,肯定阳光多了,是的确,但互联网不代表就因此能豁免政府的管制。

因为随着发展,互联网也越来越带有原罪了。

各大软件app对人民隐私的窥探,困在系统中的外卖小哥,大型平台对用户和商家的两头剥夺,垄断互联网资本对中小玩家的扼杀等等,都表明——

互联网不是“一开始有罪”,而是“后面有罪”。

简称就是,互联网没有“原罪”,却有“后罪”

其实,有罪无罪,都无所谓,所谓辩证思维,就是知道世界上没有完全白的,也没有完全黑的,互联网的危害性,不是核心问题。

因为互联网更多的时候是造福社会的,是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的,所以,白多于黑,而且人们都很愿意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优点会越来越多于弊端。

如果未来的趋势,是白越来越多黑越来越少,那互联网就是瑕不掩瑜。

如果未来的趋势,是黑越来越多白越来越少,那互联网就要防患未然。

而目前,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后者……

所以,互联网不再是瑕不掩瑜,而变成了防患未然。

舆论也在吹风:

这一点,在2019年的时候,达到了巅峰。

2019年4月,纽约时报发布的一篇名为《减少互联网是唯一的答案》(The Only Answer Is Less Internet)将西方主流媒体对互联网行业的批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此之前,仅2019年4月一个月,西方主流媒体就出现了 20 篇左右泛互联网行业负面评论(非新闻)。撰文媒体覆盖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VICE、Buzzfeednews、NBC、哈佛商业评论、《财富》、The Verge 等不同类型媒体。

——《互联网是人类历史的一段弯路吗?》

吃瓜岱岱:迷失在历史进程中的马云们……

第二点,就是互联网市场基本发掘完毕,而信息技术新的增长点还为时尚早。

相关文件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回复评论后下载,马上去发表评论?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2680.html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1. 评论

    了了 评论达人 LV.2 1年前 (2023-09-15) [0] [0]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