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深圳扩容和可能的试点房地产税之前,岱岱觉得,有必要交代清楚下另一个事情——最近十分惹起争议的山东合村并居。
因为,在存量博弈的当下,中国有两种财富挪移的道路可供决策,深圳扩容和可能的试点房地产税,是道路其一,而与之对应甚至方向有点相反的,就是山东合村并居。
这两条道路,简而言之,就是《道德经》里的那句话——
哪一条政策的道路是“损有余而补不足”,那一条政策的道路是“”损不足而奉有余”,怎样才能证明“不忘初心”?
相信,大家看完文章后,能做出自己的判断,并将山东深圳这两件事结合起来看,建立起央地博弈的政治分析框架,为以后看透很多新闻打下基础。
当然,关于山东合村并居的舆论,山东不愧是地方“强政府”的代表,偌大的山东政界学界没有一人发表异样声音,就是中国第一大报业集团出品的南风窗,
发表了武汉学者对山东合村并居的质疑文章,过后,也很快自己删除。
嗯,就像岱岱那天自己删掉《一条令人深思的新闻》一样。
山东合村并居的焦点,在于农村的耕地,在耕地问题上,中央和地方的态度,是值得玩味的。
“谁来养活中国?”1994年,美国学者布朗提出的这个著名命题,就像是一个紧箍咒,时刻刺激着中国农业领域的从业者。
人与地的关系紧张,是中国农业的最大现实: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1/5的人。
进口国外粮食,理论上可行,但有两个大问题需要解决。
到了2020年,中国自身产量为5.5亿吨,而粮食缺口将达到1亿吨以上,占比近20%,届时中国将无任何粮食出口,沦为农产品的纯进口国。
而粮食进口和原油进口一样,近一半都是走海路的,也就是经过美军重兵陈列的第一岛链。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命脉的石油和生存命脉的粮食,两大对外贸易通道,却被美国牢牢控制着,这是一种怎么的悲哀与无奈?
中国把粮食安全寄希望于泰国越南乌克兰的做法,依然不是万全之计,虽然三国都不走海运,不会被美国的第一岛链卡住脖子,然而饭碗毕竟要端在自己手里,中国的粮食问题,不可能靠国际解决,而是要自己解决。
全世界粮食年产量25亿吨不到,其中中国年产量近6亿吨,年进口1亿吨,中国年消耗7亿吨。
全球粮食年贸易量为2亿吨-3亿吨,中国进口粮食占全球贸易量的33%到50%。
如果中国不提高自己的年产量,粮食缺口将越来越大。而即便全世界出口的粮食都被中国买来了,也只是够中国人吃几个月而已,况且粮食全部进口,话语权在别人那里,粮食价格将成倍上涨,中国将用大量外汇来购买粮食。
因此,对于有可能带来农业革命的转基因技术,即使这项技术再怎么可能有风险性,中国也是怎么都不会放弃的。
中国不会反对和抵制转基因,中国只会一面反对和抵制以美国为主导的转基因公司,一面自己研究转基因。
中国不会反对和抵制转基因,中国只会一面反对和抵制以美国为主导的转基因公司,一面自己研究转基因。
无他,转基因技术是解决地少人多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的关键。
———岱岱旧文《中华有必兴之运,台湾无不收之理 》
不仅国家对粮食安全十分关注,就是是国家领导人自己,都对此有独特感觉。
目前中国高级领导层是50后60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体验过建国后那段长期的饥荒史,他们走上领导岗位后对粮食安全念念在兹。
2013年12月23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结合自己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生吃猪肉的经历谈到粮食安全问题。
他说;“我们这一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记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我在学校住校,吃的也是很差的,晚上只能喝汤,叫做“保证七分饱”。“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到农村插队,曾有三个月没见过一滴油星子,真是“三月不知肉味”。那年冬天,家里寄来几块钱,我和同窑洞居住的同学买了几斤石槽子里冷冻的猪肉,回来还没烧就把肉切成片吃,那味道真是鲜美!后来我们说别再吃了,再吃就没得煮了。
他说,总体看,我们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
粮食安全从国家层面到国家领导人个人主观层面,都意义重大,所以,18亿亩耕地红线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贯穿而下,实行一把手问责制。
地方上,看待耕地、粮食安全这些问题的态度,是如何的呢?
“中央保护耕地,粮食安全的综合目标和地方政府追求工业化、城市化、经济高速增长的单一目标不一致。
围绕“耕地”的占补平衡和增减挂钩,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的博弈。”
(这本书不错,岱岱看了两遍,对岱岱的政治分析框架影响挺大。)
“耕地面积要保证,就不能转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
所以我去哪些产粮大省,他们对于被称作产粮大省这件事很不开心,因为他们其实也想搞工业搞城市化,但有个产粮大省的帽子很多事情就不能做。”
“农业也是政治问题,尤其是对一些产粮大省,中央管得很紧。一方面要杜绝农民撂荒土地,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地方政府的GDP诱惑和冲动。”
“2009年,孙从农业部任上调往吉林任书记。国家交给他的任务之一,即是确保粮食安全。因为吉林是粮食主产省,像吉林这样的粮食大省,全国一共有13个,下辖800个粮食主产县。”
——原江苏秘书长赵少麟,已落马,在南京任职间,曾就其分管的农业工作发表看法
“人口的总体流向总是往高利润的行业去。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高端人才大多进入了房地产、信息、金融等领域。这30年,农业人才严重流失,相当严峻,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人们宁愿下煤矿挖煤也不愿意种田了。挖煤已经是最苦的活了,但还是比种田赚钱啊。
每次参加浙江省人大会议,其他行业的人便会问,老马,你们这样种田,一亩田有多少收入呀。我说,一亩利润700块钱,他们很惊讶,怎么才这么一点?
种一亩花卉利润是8万块,种蔬菜、水果一亩利润8000块,工业的利润则是百万千万计,而我们种水稻一亩只有700块。我干到了今天,竟连一套房子也买不起。”
(一个副院长竟然连房子都买不起?不可能吧?一看是农科院的,哦,可以理解。)
不过应该纠正一下,18亿亩的提法很久没有了,因为18亿亩的红线很早就守不住了。现在的说法,是14亿亩。
这14亿亩耕地红线的理论基础,我觉得是源于对三年饥荒教训的总结。
所以呢,从这个意义上讲,18亿亩红线只把三年饥荒的教训归结为土地太少,这是严重错误。而我认为真正的红线,真正保证中国不发生饥荒,人不被饿死的红线是什么?就是市场制度!
茅于轼出任理事长的北京某研究所,发布“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的研究报告,称确保18亿亩耕地以保障粮食安全的观点是错误的,耕地保护会导致房价大涨。
由此可见,农业本来就利润薄,地方层面不上心,在GDP为纲的时代,地方各个想搞房地产想搞工业化,而且农业的耕地红线限制了工业用地和建设用地,两者不可兼得,地方就更对农业和耕地态度不善了。
然而农业是战略安全问题,国家硬要地方用心搞,保护耕地不减少,央地博弈模型形成。
粮食的总需求是摆在那里的,降不下去,问题的关键还是耕地面积的亩产量上不去,而要推高面积产量,方法无外乎两种,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
生物技术即转基因,机械技术即整合小块耕地成大农场,推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在转基因还未有大突破且风险性较强的情况下,国家层面选择了机械技术,即地方试点“合村并居”,搞大农场大规模机械化运作。
所以,山东现在愈演愈烈惹一片争议的“合村并居”,的确获得了国家层面的一定支持。
山东“合村并居”并不是什么新的故事,是十几年前就已开始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延续。
昨日还把2012年撰写的一篇学术论文压缩推出,题目是《拆村并居及其发展主义逻辑——“被上楼”的农村、农民与农业》。
然而,毛主席告诫我们“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国家瞄准的是农村人口腾出去,安置好,这样耕地腾出来连成一片,搞大规模机械农场,让山东像东北一样,提高粮食产量,缓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但地方瞄准的是农村人口腾出去,耕地腾出来,农民安置没安置先不管,农场不农场的也先不管,先把腾出来的耕地指标通过增减挂钩机制变成建设用地指标,卖地换钱填补财政。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存量博弈,财富挪移,当有的地方选择抽刃向更弱者的时候,远在南方海边的一座城市,却酝酿着抽刃向更强者的风暴。
另外,关注岱岱的瓜友们可以收藏这个地址,实时跟踪岱岱的文章,就算被微信封了这边也能找到:
可见字如唔。
另外已收集岱岱全部历史文集和群聊pdf可打印版本,一共3.5G ,需要的可以关注我,私信我。
吃瓜岱岱文集16到23年作品全集几千余篇,需要文章的朋友,可以加我微xin:hcj8405
或者QQ: 2819817355(备注:乐享阁网站)
相关文件下载地址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