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美国大选尘埃落定,拜登政府已于2021年1月20日正式执政。一个新政府和新政党的上台无疑会使美国对外政策产生巨大的变化,民主党一直以来坚持“人权”外交、坚持干涉主义、坚持反华政策,在可预见的将来,拜登政府的政策恐将继续以此为切入点、主要战略和对华政策,打造新的全球联盟以遏制中国的发展。在新冠疫情冲击全球公共健康安全、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依靠自身优势快速控制了中国新冠疫情发展,使中国经济首先开始恢复,对即将上台的拜登政府而言,这无疑加大了其遏制中国崛起的决心,提高了其执行对抗中国政策的必要性。
美国虽然是两党轮流执政的国家,但其对外政策也体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延续性,尤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自二战以来一直具有高度延续性。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始终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无论采取遏制政策或是接触政策,美国始终视中国为竞争对手;美国对华政策的霸权主义基本思想没有改变;美国始终将意识形态因素植入对华政策中的外交特性,反共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改变;中美始终在涉港澳台问题上具有明显分歧;美国对华政策的“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基本方向没有改变,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颠覆中国的现有政权的终极目标没有改变。
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受干涉主义指导,干涉主义是美国长期坚持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指导思想。特朗普执政之前的美国一直奉行干涉主义政策,即以人权为理由,以道德为名义,以军事干涉为手段,建立并维护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在特朗普执政后,该思想也被有保留的部分继承下来。美国在具体政策上,也持续性地使用了干涉主义政策,例如距离目前最近的两届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提出的“重返亚太战略”和“人权外交”,以及特朗普政府时代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和“贸易战”可以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延续性,而该持续性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并没有改变的迹象。
根据这一情况可以判断,美国根本性的针对中国的遏制战略不会因新政府上台而发生根本改变,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干涉主义因素不会因为民主党建制派总统拜登上台而被消除,尤其是在中国日益强大和崛起的前提下,对华政策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都不会改变它“遏制和防范中国”的基本方向和干涉主义的政策指导方针。
此外,为了展现新政府与特朗普政府的差异,民主党也极有可能加大针对中国进行干涉的力度,拜登政府目前公布的有关对华政策,也已经证明了其遏制中国的根本战略没有改变。
目前,拜登政府团队已在拜登个人网站公布了其基本政策纲要,经过筛选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有关其具体对外政策的内容相较之疫情防控、经济振兴、宗教种族等问题,占比相对较少,也仅有一次直接提到了中国。但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拜登的对外政策不重视中国,经过,总结拜登政府目前公布的涉华外交政策包括以下几各方面:
外交领域:
1)投资中美洲,与中美洲国家合作打击腐败和犯罪。
2)坚持从阿富汗撤军。
3)重新使用民主外交和人权外交手段,“振兴对促进世界人权和民主的国家承诺”,从而加强与北美和欧洲以外的民主伙伴的合作,针对“非民主国家”构建联盟。
4)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定》,重启气候外交的方式。
5)“拜登政府将与美国的民主盟国一道,共同发展由私人部门主导的安全的5G网络”,指拜登政府将不再与中国在5G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6)恢复和重构传统伙伴关系,保持北约的军事能力。
7)支持台湾,修复与日本关系,将钓鱼岛纳入《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范围。
经贸政策:
1)拜登延续了特朗普的“使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政策,计划实施新的离岸税收处罚办法,将工厂从海外迁回美国以创造更多就业。
2)振兴现有的或已关闭的工厂,提高美国制造竞争力,创造工人就业。
3)提出“全美制造(MADE IN ALL OF AMERICA)”,努力打造的覆盖全产业链的美国制造业体系,保证所有美国产品可以在美国国内独立生产。
4)为雇佣美国工人的公司减税。
5)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为交通运输。
6)为了使美国产品在公共采购中更具竞争力,拜登将出台法案确保在联邦资助的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使用美国钢铁,铝和其他关键材料。
根据上述政策可以发现,拜登政府实际上部分继承了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采取了逆全球化的经贸政策。拜登政府已经不是第一个想让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总统了,早在奥巴马政府时代,美国就曾出台相关政策促进美国制造业发展,特朗普政府则采取了更加直接的增加税款的办法限制制造业外流,而拜登的经贸政策无疑是对过去政策的继承和延续。其外交领域的政策蕴含两条主线,一是使美国的对外政策回到“人权外交”和“民主外交”的道路上来;二是修复与传统盟友的关系以遏制中国。
当推测并讨论拜登未来可能的对华政策和其将如何打造“全球联盟”对抗中国崛起时,考虑“拜登是如何获得本次大选的?”这个问题是必要的。只有通过分析他胜选的途径和条件,才能判断拜登是否将真正落实其竞选时所承诺选民的政策,才能判断拜登政府经过美国国会两院推行自身政策的可能性,才能判断其具体的政策路径。
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拜登最终以获得538个选举人团票中的306个击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在大众投票方面,拜登赢得了81,283,098票,占投票总数的51.3%。他是第一位赢得超过8000万张选票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赢得了74,222,958票,占投票总数的46.8%。除了拜登以外,这比历史上任何其他总统候选人都赢得了更多的选票。2020年,超过1.59亿美国人进行了投票:准确数字为159,633,396人。这是美国历史上参与总统大选投票人数最多的一次,首次有超过1.4亿人投票。以有投票权的人口百分比衡量,2020年的投票率达到了120年以来最高的66.7%。
在美国国会席位竞争方面。民主党在本次参议院竞选中赢得了三个席位,使其所占参议院总席位数达到与共和党所占数一样的50个。而共和党则在本次众议院竞选中相较过去多取得了9个席位,使其占有众议院435个席位中的211个,但虽然如此,民主党还是以222票超过半数的绝对优势掌握着美国众议院。
高投票率说明公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因特朗普的四年执政变得十分高涨,说明美国社会的政治活跃度非常高,而这则隐含了一个危机,即相较过去历届新上台政府,拜登政府执政后面临的公众压力也会十分巨大,这导致拜登的政策制定不可避免要走向民粹化,相较过去更注重大众的观念。而特朗普与拜登两人在大众投票上的得票差距仅为4.5%。如此接近的投票数量说明美国社会分裂问题依旧严重。
拜登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考虑,将不得不对部分共和党选民的观点加以照顾,在政治上对共和党进行大规模妥协,这一妥协将着重于经济领域。此外,为了团结共和党选民,拜登政府将不得不将在两党具有共同利益的问题上着重进行工作,通过建立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强大敌人”的方式,团结国内处于政治需求旺盛、活跃度极高的各派政治势力,而中国将不可避免的成为这一角色。因此可以预料的是,拜登政府治下的美国,有可能与特朗普一样采取强硬的对华政策。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4994.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