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 (2024-02-27)  吃瓜岱岱 |   抢沙发  0 
文章评分 1 次,平均分 5.0

当年农产品B端创业潮最需要大资金和强技术投入,巨头们鲜有参与,或只做些表面文章,C端生鲜的重资产模式如阿里和京东有些试水,或者投资,但参与度也就一般。唯有到了成本最低,最没技术含量,最容易在灰色地带游走的社区团购,巨头们终于要蜂拥而上,火药十足了。显然巨头们雇用的海量分析和风控精英们很容易算出社区团购才是能利益最大化的模式。

 

这篇文章发出来之后有些读者可能还是没看到这段或者没看懂,还在复读一些“互联网巨头搞社区团购是社会工业大生产取代小生产者,先进生产力和组织形态取代落后的生产力和组织形态的进步事业”之类这种不知道从哪学来的庸俗机械化的“唯生产力论”和“工业理论”。

首先,你不能吹捧一件不存在的事情,就像你不能真的认为互联网企业在搞福报做慈善一样,否则脑子和屁股你总会丢一样。事实上,就像之前文章提到的,这种真正涉及到农业生产力的事情,反而是当时一些中小创业公司在做。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中小互联网创业公司没有靠流量资源强推和搞垄断的能力,为了另辟蹊径,杀出重围,更需要打造一些独特的竞争优势或者吸引投资人的模式,所以反而会冒险尝试一些看起来吃力不讨好的东西。当然因为农业这行的资产实在太重,大多数也坚持不下来。C端生鲜领域搞重资产的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呆萝卜,同样不轻松,一不小心就死掉。那么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有什么动力干这么又累毛利又低的事情吗?搞社区团购这种门槛最低,最容易引入和扩展流量,最容易烧钱之后把对手挤死之后一家独大的事情它不香吗?

事实就是如此,根本不存在什么互联网巨头用先进生产力改造传统农业生产供应之类的美好童话故事。这里给大家放一个直观的例子,来自知乎之前关于阿里与云南咖啡行业协会冲突事件相关讨论的网友回答,让大家明白这些巨头做事是什么逻辑。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明白了吗,什么生产力,什么冷库产业链,都不存在的,人家只想当倒爷。

现在,巨头的买菜大战战火刚起个头,就有员工因为加班严重猝死了。前几天,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业务的一位女员工在晚上加班结束后回家的路上突然晕厥倒地,经抢救无效后离世。

这个年纪轻轻就因为拼多多买菜业务加班严重而倒下的员工,她是因为拼多多在推广先进生产力而牺牲的吗?显然不是。今年拼多多的CEO已经因为拼多多市值大涨而成为国内富豪第二,更无语的是,在因拼多多知乎官号造成公关危机之后,拼多多股价反而暴涨,再创新高。资本市场的反应很明白,拼多多目前做的一切,与生产力有什么关系不好说,但对市值肯定是大有好处的。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显然,社区团购这个事,并不是拼多多一家的问题,只不过员工猝死这个事先出现在了拼多多。目前社区团购份额,滴滴和美团尚排在拼多多前面。我们上次提过美团的BD是怎么开发团长的。他们将开发团长称为“跑团”,对象一般是小区一楼的店面老板,只要是个店,不管做什么,挨家挨户上去谈,每个团队不分区,交叉开发,一拨人马开发完,第二拨人跟上再开发一遍,再换第三拨人,轮番轰炸。这样的抢地盘强度巨头们再撕上一两年的话,还有多少基层员工因此出事完全是无法预料的事情。

拼多多员工猝死的事还没平息,又一个猝死事件再度刺激了我们的神经。前段时间,一位43岁的在京骑手在配送当日第34单外卖的途中,不幸倒在了配送途中。昨天据媒体报道,北京朝阳公安分局出具的调查结论显示,韩某伟系猝死。不过其家属在追究工伤保险与死亡抚恤等问题时,却被饿了么方面告知,韩某伟与平台并无任何关系,平台出于人道主义只能提供2000元,其他则以保险公司理赔为主。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据了解,骑士每天早上接第一单的时候,平台会自动扣掉3元作为当天的保险费。按照保险协议规定,猝死身故的情形保险赔偿金额为3万元。

一位饿了么骑手,穿着饿了么工作服,由饿了么系统派单,将饿了么外卖送到饿了么用户手里,但骑手却和饿了么平台没有任何关系?这是为什么呢?没错,这就是互联网外卖平台创新的先进成果,新型的用人模式。

这些年,很多人都在诟病劳动关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劳务派遣模式,然而比起外卖行业的用人模式,劳务派遣都可以说很维护劳动者权益了。外卖平台的骑手来源主要是这几种:一是自营骑手,外卖平台直接雇用的具有正常劳动关系的骑手,但数量不多。二是外卖平台在各地发展的代理商招募的骑手,这是目前外卖平台的配送主力,三是在众包平台上接单的骑手,如本次出事的饿了么旗下的蜂鸟平台。

单纯的从法律上来讲,众包模式下骑手与平台之间的关系确实很难构成标准的劳动关系。在注册蜂鸟众包用户时,需提前阅读并同意《蜂鸟众包用户协议》,该协议对双方权利义务进行了详细约定,并在第四项蜂鸟众包服务及规范中的【特别提示】中明确:

“1.您知悉蜂鸟众包仅提供信息撮合服务,您与蜂鸟众包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劳动/雇佣关系。2.蜂鸟众包可能会基于您的优秀服务质量或者其他优秀的表现向您发放相关的资金奖励,但该种资金的奖励不属于薪资,不等同于认可了您与蜂鸟众包的劳动/雇佣关系。”

外卖骑手猝死的代价,只值两千块吗? |吃瓜岱岱

实际上外卖众包骑手事故这两年已经出现很多次,平台方都是以此为辩护摆脱责任。从权责关系上看,众包平台更像信息中介,接众包的骑手更像在运满满上接单的卡车司机。但问题在于,外卖骑手比起卡车司机的抗风险能力和在产业链上的位置又远有不如,同时看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的人应该都清楚,在大数据和算法的加持下,外卖平台对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和价值压榨又远不是运满满这类平台能相比的了。

对了,这不和一些人嘴里社区团购的先进模式如出一辙吗?平台先用创新机制甩掉劳务关系,再用技术手段将没有劳务关系的劳力压榨出比正式劳力还要多得多的劳动价值,最后出了事毫无责任。这波创新的高度已经到大气层了。不过,这种创新总让我觉得和旧社会在码头扛大包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次出事的是饿了么的众包骑手,网上有一些文章称,比起众包,平台自招和代理商招聘的骑手的劳动关系比较好认定。然而事实也不是这样,首先平台自招的骑手数量很有限,没有代表性。然后作为外卖平台配送主力的代理商,真实情况一言难尽。

和这些年其他互联网烧钱大战项目一样,外卖平台也是一出现就开始极速膨胀扩张的领域。早期美团饿了么这些可能也有过自己在各城市雇用专门的配送人员,全部自己来做的想法,但在极速扩张的市场要求下马上就发现无能为力,一但想扩张,边际成本就会暴涨,难以为持。同时,光靠平台自己扩张,也很难摆平在各地遇到的如人力资源,劳资纠纷等等实际问题。所以代理商模式的出现对外卖平台来说是水道渠成,让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迅速实现全国扩张,尤其是美团,如果不是因为外卖这个业务,市值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相关文件下载地址
*该资源需回复评论后下载,马上去发表评论?
©下载资源版权归作者所有;本站所有资源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使用,请支持正版!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5174.html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