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解放军展开对台登陆后,台湾必须要在24—48小时内恢复电力、能源等一系列社会基础保障问题,否则台湾社会的韧性将会崩盘,届时再问台军能打几天,还有多大的战力,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因为此时战局结果已定。
陈永康在研讨会上表示:如果台湾的电力、能源设施崩溃的话,台军的抵抗将没有意义
这是国民党民代陈永康所做出的一个预判。陈永康的话倒是给出了一个新思路:对台作战的关键除了快速完成向台湾岛内投送军力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让台湾社会的韧性完全崩盘,即在这一时间点彻底让台湾岛内的能源和电力供应直接崩溃。
另一名专家洪荣一指出:千万不要相信美国人所说的“战时保台”的漂亮话,每次他们说完漂亮话后都会询问:台湾的“自我防卫”的决心何在。台当局和台湾社会都应该诚实一点:一旦到了战时,不要指望外部势力会来,作战的只有台军。
如果再结合过去拜登几次发出的“协防”台湾的言论,这就不得不令人质疑:拜登说的话能信吗?下面就来看一下让台当局迅速崩溃的另一关键因素。
(一)诺曼底登陆与解放军“收台”
6月6日是二战中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关键战役——“诺曼底登陆”80周年活动纪念日。80年的今天,以英美军队为首的盟军直接跨越了英吉利海峡,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场抢滩登陆战。这次的两栖登陆军事行动开启了欧洲的第二战场,让德军在地面上面临两线作战的压力,从而加速了德军的崩溃。最终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的不到1年时间中,纳粹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诺曼底登陆虽然距今已经80年,但这一案例至今仍被军事战略学界广泛研究,尤其是在当今台海局势的背景下,外界对当初诺曼底登陆战似乎有更大兴趣的研究。
台湾岛内的媒体舆论在分析解放军未来可能的对台登陆作战时经常会用“诺曼底登陆”的案例作为一个参考标准,试图模拟大陆一旦开启对台作战会有多大的规模。
一直以来,台湾岛内通过分析诺曼底登陆来探讨解放军未来的对台两栖作战
根据台湾《联合报》的报道称,6月5日,国民党智库就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举办了一场探讨会,这场研讨会由朱立伦主持,国民党民代陈永康、台海军备役少将夏光亚、淡江大学副教授黄介正、美国国务院国家安全研究访问学者洪荣一是这场研讨会的主要参与者。
夏光亚首先谈及了诺曼底登陆的历史及其两栖作战对未来台海作战的影响。在谈及诺曼底登陆行动时,他总结道:80年前盟军选择诺曼底作为登陆地点,主要原因是诺曼底不仅具有宽达100公里、纵深达20公里的广阔海滩,在滩头后方也有畅通的联外道路;另外就是船团航渡的考量,以及在诺曼底戍守的德军战力较弱。
而盟军最终之所以能够在诺曼底登陆战中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有4点:其一,精确掌握气象变化,形成对德军的奇袭;其二,有效实施战略欺敌,让德军对登陆地点做出错误的判断;其三,集中优势兵力并掌握制空与制海权;其四,两栖登陆部队有着高度成熟的军事协调。
那么如果这几点因素用于模拟解放军对台作战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夏光亚根据诺曼底登陆战的经验教训做了这么一个盘点:当前解放军如果要展开对台作战的话,所遇到的挑战可能要比80年前的诺曼底登陆的挑战更大,远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
首先是台湾的海滩退缩情形非常严重,这就让台湾岛上适合大规模两栖登陆的海滩数量变得非常有限。当下粗指一算的话,不过只有桃园新丰到新竹南寮、台中高美、台南喜树等8处海滩。但即便是这8处,也充满了许多人工海堤、消波块、鱼塭、风力发电机组,海滩后方也缺乏足够的空间,所以从地形因素看的话,解放军在挑选能够大规模登陆的滩涂时会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此外,对于当下有限的登陆滩涂,台当局势必打造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战时必然会部署重兵,这似乎又增加了解放军对台两栖登陆的难度。
一直以来,台军一直都在模拟演练滩涂“反登陆”行动
夏光亚还称:去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做了一个相同的评估,解放军对台两栖登陆的难度要远远超过当年的诺曼底登陆。除了地形因素外,台湾的城市化发展对解放军而言也会一项挑战,这就意味着一旦解放军登陆上岸的话,可能会马上面临一场巷战。
如果从夏光亚的评估做分析的话,难道解放军对台登陆真的要面临非常大的困难吗?未必,对于这些因素,解放军必定聊熟于心。在当今时代,军事科技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地形因素所带来的劣势。之前台军前退役少将栗正杰在提及大陆的075舰时表示:这是一艘与其他两栖舰完全不同的装备,它克服了对登陆不利的地形劣势因素,换句话讲:075舰能够在台湾岛内的任何一处海滩登陆。
当下大陆已经打造了3艘075舰,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两栖舰下水、服役,甚至还有升级版的076舰。如果未来真到了对台作战时,解放军对台两栖登陆海滩的选项其实非常多,并不局限于台湾自我评估的那8处海滩。其实如果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种评估反而会更有利于解放军的两栖登陆,因为台军把目光、兵力集中在这8处滩涂,解放军在其他海滩登陆时会感到更加轻松。
夏光亚还表示:根据去年陈永康所主导的台湾民间兵推结果看,如果2027年爆发台海战事的话,届时解放军可用于对台登陆作战的将会有10个旅,可动用的战车登陆舰约44艘、071型综合登陆舰约12艘、075型两栖突击舰约6艘;另外加上随舰透过直升机实施空中机动作战的部分,精要统计第一波“攻台”兵力可达到41217人。美国华府智库兵推假设大陆在2026年收台,解放军会有16万5000人登陆台湾;美国众议院在兵推中预估解放军会有8万人登陆台湾岛;而台防务部门下属的智库在今年1月所做的评估报告显示:解放军第一波登台兵力会有10万人。
如果从各方所做评估结果看的话,各方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而且有的数据差距非常大,这很有可能是因为各方在做台海兵推时所假设的标准差异非常大。
解放军首波登陆台湾会有多少人,外界评估不一,有的兵推显示是10万人,有的是16万
(二)解放军对台速战速决的另一条思路
国民党民代陈永康则在研讨会上表示:之前解放军在台海展开“联合利剑2024A”军演,大陆没有提出空域控管,民航局也说航班未受影响,解放军的舰船只显示位置,没有进行实弹射击,这就说明解放军这次的军演并非如外界所说的那样,是一场模拟完整“武力收台”的实兵军演。
不过陈永康强调:从东部战区的演习科目看,解放军在练习其“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
事实上,如果仔细分析的话确实如此。这次解放军集中演练的海空一体化的联合封控和打击能力,而这仅仅是未来解放军对台作战的一部分。像“区域拒止”、“两栖登陆”,这些科目都并未出现在这次的军演中。“区域拒止”在战时模拟的是对付可能介入台海的外部势力,而“两栖登陆”则是对台作战的核心所在。显然这次的环台军演并非是解放军完整的对台模拟作战演练。
陈永康还表示:如果未来解放军发起对台登陆作战的话,台湾必须在24到48小时内恢复电网、能源、医疗体系、粮食、血浆、海陆交通、电力供应等,如果无法恢复,台湾的社会坚韧性就会崩盘,到时候无需再问台军能打几天,有多大的战力,这已经毫无意义,因为此时的社会早已崩盘。
陈永康的这句话非常重要,他所强调的并不是在实际行动中彻底击败台军,而是解放军很有可能会从心理层面直接击溃台湾的防线,迫使其投降。
过去外界在评估解放军对台作战的首波打击时往往会集中在台军机库、舰船、军火库、雷达、防空阵地、台军指挥中心、台军兵营等军事目标层面。但在看到俄乌冲突后,西方的一些观察家和岛内的一些学者又做了一个新的补充。台湾的能源、电力供应也将是解放军的重点打击目标。
围台断气,战时台湾岛内的发电厂很有可能也是解放军的重点攻击目标
在俄乌冲突中,俄军曾用“无人机+导弹”的模式对乌克兰后方的能源和电力供应设施进行了频繁地打击,尤其是在2022年的冬季,乌克兰的大后方经历了很煎熬的断水断电。从这一场景看,外界开始多了一层分析:解放军很有可能会借鉴俄军的战法,在首波打击中,把台湾的能源和电力基础设施也作为重点攻击目标。
与乌克兰不同,如果解放军真的在首波打击中这么做的话,那台湾的麻烦可就大了,恢复起来也非常困难。台湾就是一个小岛,解放军在开启对台作战时,一定会团团包围台湾岛,届时外部的天然气将很难进入台湾岛。岛内断气,而电力、能源设施又遭到大规模攻击,此时的台湾必定陷入断水断电断气的社会困境。从军事角度看,一旦断电的话,台军的麻烦将非常大,在断网断电的背景下,台军又该如何作战呢?台当局与美日等外部势力的联系离不开电力和网络的支持;前线部队和后方指挥部之间的联系离不开电力和网络的支持;战场各部队之间的联系同样也离不开网络和电力的支持。总而言之,如果在开战之处台湾就处于一片断网断电的话,那战场上的台军可就真成了“瞎子”和“聋子”。
从台湾社会角度分析的话,断水断电断气断网所产生的影响同样也非常大。台湾是一个很“神奇”而又幸运的地方,在过去100多年时间中,台湾并没有经历外部战火的涂炭,整个台湾社会处于长期的和平氛围之下。即使在过去的几次环台军演过程中,外界都在为台海局势捏了一把汗;而台湾岛内则是另外一番场景,马照跑、舞照跳,甚至在日前的“联合利剑2024A”军演中,台湾社会竟然特别关注新垣结衣的八卦新闻,网络声量一度超越了对解放军环台军演的关注度。
不得不说,在台海局势日趋紧张的背景下,受和平氛围熏染百年的台湾竟然会有如此情景,台湾人的心可真大。如果战争突然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他们会有什么反应呢?毫无疑问,台湾的民心将会迅速崩溃。台湾社会高度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非常高,民众享受的生活质量非常高,如果突然断网断水断电的话,那台湾民众的生活可就要大受影响了,因为当下他们的生活已经难以离开电力和网络。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5632.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