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比较安慰的结局是清和的《地平线下》和口罩的《盐的故事》连起来看。
《地平线下》从明楼捡到明诚开始,一直到全国解放,全文很长。明楼的设定是他爹当年做过陈其美的秘书,因此明楼从小认识陈立夫,明楼几乎是作为“明钉”放在军统中的。大哥业务出众,戴笠也就不能怎样他。后来汪伪完蛋,戴笠坠机,毒蛇代号无法自证,明楼因为与陈立夫的交情和曾帮陈家运作资产,逃过了汉奸清算,在国民党接管上海后有个闲职。文章结尾,上海解放后,明楼得到指示,眼镜蛇不能暴露。
在作者的城楼衍生文《二重赋格》中,通过后人之口得知,他们后半生一直生活在国外,最终他们的骨灰从法国回到国内安葬(他们卒年相差12年 )。尽管作者没有详细写楼诚在国外的后半生,但有过暗示,说接他俩骨灰回国颇具周折,国家出面协调,最终通过民间渠道成行。我猜想后半生他们不会过着家园的生活,毕竟眼镜蛇只是不暴露,并不是代号弃之不用,他们应该是作为新中国的隐蔽战线,继续鞠躬尽瘁。
口罩的文《盐的故事》讲的是我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前后的故事。解放后楼诚隐姓埋名,明台去了外交部工作,wg略受冲击,吃的穿的住的寒碜些,未到毁灭性打击的地步。明台儿子后来也进入外交部,并随团多次赴美参与我国重返联合国事宜。楼诚在纽约见到了他们的侄子,但并没有透漏他们的真实身份,只说是他爸爸早年留学的故友(侄子有点傻愣愣的,估计随他妈了)。第一次见面时间紧,他们只吃了一顿饭,楼诚带侄子去吃蟹,侄子不怎么爱吃,说在家从没吃过,楼诚表面沉静内心潸然。侄子第二次赴美,楼诚通过外交部代表团找到他,要他请一天假,侄子向上级打报告,提到两位的化名,上级准假并回复他们是为我国外交做出卓越贡献的爱国华侨(看到这里我是真的泪目)。楼诚用一天的时间带侄子游纽约,带他看他们生活的点滴,他们很想跟侄子合影,又怕照片会给国内的明台和侄子带来麻烦,遂罢,但明诚给了侄子一张楼诚两人的合影,嘱咐侄子一定带回国给他爸爸看看,看完烧掉也行(麻蛋又泪目)。
这两篇一起看,会在一片be中获得些许安慰,这可能是现实中他们最好的结局了吧。推荐两篇一起看,还有个原因是明台,《二重赋格》暗示明台的结局非常悲惨,因为作者在原剧基础上做了改动,删掉了程,大姐也是病死没有死在日本人手上,因此明台没有押军火去延安,而是因为一些原因潜伏在国民党,后来随国民党撤台,把孩子留在大陆,再也没有重逢。明台的女儿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父母,按当时台湾的形势,凶多吉少吧,否则既然孩子在大陆,不会一点音信也没有(八十年代台海已经开始解禁,很多老兵即使过世也会托战友或者战友的后代给家里捎信,希望能落叶归根,唉)。《盐的故事》中,明台的结局好了不少,侄子说他爸经常跟他忆苦思甜,说当年在法国读书的时候天天要给人家做工挣钱,还经常受剥削,吃了上顿没下顿,楼诚在一边吹胡子瞪眼。
看到有些答主认为运动会给楼诚带来精神上的毁灭性打击,我认为不至于,或者说这些运动是他们的意料之中。《地平线下》中明诚与大哥讨论过法国大革命,研究过波兰的兴衰,在苏联经历了大清洗,冷眼旁观德国二战前的狂欢,我觉得他们对运动是能预见到并有思想准备的。《盐的故事》中他俩对国内的情况也很了解,对外交人员外出纪律也很清楚,拼命给侄子买东西让他带回去,衬衣直接给他穿身上,表戴手上,这样没人能察觉你在美国买东西
楼诚的同人我看的不多,这两篇真的非常推荐,当然两位作者其他文《情寄》、《狮子饲养手册》、《别日何易》等也值得一看,两位作者把楼诚的插入到真实的历史事件中,就像他们真的在世间存在过一样。另外,作为工科狗,近代史基本是认知盲点,《地平线下》帮我补起了四一二到建国这二十几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历史政治常识,感谢作者丰厚的知识储备,也感谢楼诚们给我们奋斗来的安定生活。
美与善,在传说和歌谣中获得永恒。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662.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