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毛泽东到达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00年后的年轻人,可能要背诵大量关于一大的历史信息,但其实在当 时,这件事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
一大具备深远的历史意义,但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点,甚至包括陈独秀和毛泽东,谁都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
重要。
中共一大的大量原始文献都在动乱时期丢失了,17年后,到1938年要确定党的生日,当年的代表,包括参加会
议的当事人毛泽东和董必武,竟然都不记得开会的具体日期,大家只记得是在七月,只好把七月一日作为党的
生日。
一直到1970年代末,经过党史工作者不断从历史资料中找寻,才确定7月23日这天是一大召开的日子。
大家甚至不记得这次会议产生了中共第一个纲领、第一个决议两份重要文件,也是1970年代,学者在美国哥伦
比亚图书馆和共产国际归还的档案里,发现了这两份文献的英文、俄文稿,中文稿再也没有找到。
这次会议是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黄浦区兴业路76号),并排的两幢小两层石库门住宅举行,房子才刚建好-
年,李书城和李汉俊两兄弟将其租了下来,所以一大会议,其实是在李家兄弟的客厅里举行的。李书城的学习经历跟杨昌济一模-样,也是拿着张之洞的公费留学弘文学院速成班,跟黄兴、鲁迅是同学20岁那年就在东京见过孙中山,他是白崇禧未来的老师、同盟会发起人之一,属于革命派元老,说话十分有分量。
李汉俊是他亲弟弟,由他介绍同去日本留学,还考上了东京帝国大学(十分难考),学历比同去日本的蒋介石扎实得多,在日本读书时,受到日本研究马克思经济学的教授河上肇影响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后来董必武1919年在上海认识李汉俊,还是李汉俊向他介绍的马克思主义,董必武认他是自己的入门老师。
这次一大一共有15个人参加,其中13人是中国人,另有两人是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
这两名代表,分别是31岁的俄国人尼柯尔斯基,和38岁的荷兰人马林。马林大家都听过,尼柯尔斯基却直到
2007年左右,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教授阿列克赛,在鄂木斯克市联合档案馆追查到他的资料,并送交上海中共
一大会址纪念馆,大家才知道他的来历。
大家才得知,这个无人知晓的尼柯尔斯基,在建党过程中的重要性,是超过马林的。1920年,共产国际就想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派维经斯基到北京见了李大钊,又到上海见了陈独秀,做了一些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工作,维经斯基1921年初回国,任职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再派尼柯尔斯基来中国继续辅助建党工作。根据俄罗斯卡尔图诺娃博士的考证尼柯尔斯基是主力成员,马林辅助他工作,因为尼柯尔斯基“掌管一定数额的资金,负责向共产国际驻华工作人员以及其他苏俄共产党人提供经费。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乐享阁博客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lexiangge.com/7522.html
暂无评论